Article| Image
English
中文
|
English
|
Español
|
Français
|
Deutsch
Directory Of Year 1994, Issue 12
The current issue
Current Location:中文 » 199412 » 山岭上的基诺村寨
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

山岭上的基诺村寨

Year:1994 Issue:12

Column: 社会生活

Author: 榕叶

Release Date:1994-12-01

Page: 43-46

Full Text:  


悠乐山上的巴飘村。
陈日浓摄

悠乐山上的巴飘村。 陈日浓摄

公路离开澜沧江畔向深山密林延伸。从车窗前掠过的近山是浓绿的茶园、橡胶林,而那远山的热带雨林之上飘拂着轻纱般的云雾。

"基诺族还是住在大山里,但现在有公路可通向他们的山寨了!"老龙指着前面的群山说。今天他陪我们上西双版纳的悠乐山访问基诺山寨。在中国56个民族中,基诺族是国家确认的最后一个民族,才1.8万多人,都聚居在这一带山上,是民族大家庭中的小弟弟。

"快到了!"在盘山公路上又行驶了一个多小时,我们见到前方路边有两个年轻妇女,一个背着竹篓,一个挎着绣花包。她们上穿无领对襟蓝色小褂,下着镶边黑色前开合短裙,脚裹绑腿,两人头上都戴着白厚麻布制作的披翅尖帽。老龙让小车开慢些,亲切地向她们打了招呼。

"老龙在这里熟人多,他可是悠乐山的女婿!"司机为我们点破了这个秘密。老龙是贵州的汉族人,从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就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工作,后来认识了一位基诺族中学女教师,和她组成了一个美满家庭。夫妻俩都在城里工作,节假日就双双回到悠乐山看望老人。

"你这个女婿不怕悠乐山落后吗?"我们开玩笑地问道。

"以前确实落后,这里50年代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,刀耕火种。现在变化很大,你们看看就知道了。"他停了一下,面露深情地说:"这里民风朴素、勤快,我家女主人也是这样!"

小车最后到达一个小山谷,这里以前是山野荒地,如今建起办公大楼和商店、餐馆,附近还有电站,成为基诺民族乡政府所在地。乡政府两位年轻人带我们继续进山。

离开乡政府,我们乘车向左拐上山。这已不今日中国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43是公路而是山间土路,路窄仅容吉普车和小拖拉机通行,而且前几天被大雨冲得坑坑洼洼,坐在车上颠簸得像骑上了野马,令人担心会被掀下山涧。


身穿传统服饰的基诺姑娘。
小杨摄

身穿传统服饰的基诺姑娘。 小杨摄

"悠乐山很大,有3000多平方公里,基诺族的46个自然村就分散在这片山峦之中。大部分都通了简易山路,我们要去的是最近的一个村子。"小杨是乡政府秘书,他解释说。

我们艰难地爬了3公里山路,终于在一个小山梁上见到绿林掩映中的山寨—巴飘村。

进村时,我们先见到山路两边排列着十多座四方小木屋,这是基诺人的粮仓。然后是依山而建的干栏式竹木楼,用竹杆或仙人掌围成的小院子,种有香蕉、苹果等果树。

村里的最高处是一所小学,建在山顶上,只有两个教室,是木结构,但上披铁皮屋顶。教室比地面高一米,有小木梯上去,据说是为了防牲口或野兽干扰上课,教室前面削出一块平地作为操场,有一高大的榕树垂下粗粗的气根,成为学生体育课的用具—爬杆。学校放假了,只有七八个小孩在教室附近玩耍,捉蝴蝶、采野花。

村里静悄悄,只有几家的竹凉台上有基诺族老人在翻晒东西。"现在村里青壮年都进山了,割胶、采茶、采砂仁……可忙了!"秘书小杨说。这里山地多,各家承包后都种植了很多经济作物。勤劳的基诺族人,一般是一清早就带饭踏露水上山。中午不回来,就山溪吃竹筒饭,下午接着干到太阳落山。

我们终于在村东头找到家里有人的一户人家,穿过竹篱笆围的院子,来到一座干栏楼前。一位中年农民下来接我们上楼。

干栏式的二层楼,已由竹楼改为木楼。下面一层高2米,用作牲口棚并存放农具杂物。

从木梯登上楼,中间是开阔的客堂,西面是木板隔出的卧室。客堂南面有立柜,还有一台电视。东面有火炉,上梁被熏得油黑,挂着腊肉。

"欢迎,欢迎,请到凉台上坐!"主人看我们不适应光线阴暗的客堂,就拿出几张小竹椅带我们到旁边的凉台上。

竹片搭成的凉台有十六七米,外沿摆着好多盆花,挂着玉米棒。凉台上面晒着茶叶。

"尝尝我们自己种的香蕉。"主人拿出一串新采的香蕉,招待我们。果然清香可口。

主人叫白腊则,今年45岁,中等身材,古铜色的脸孔,粗壮的双手,身体结实,着一身土布,是典型的山地村民。他一家5口人,有一位老父亲,夫妻两口,还有一个女孩(念初中)和一个男孩(上高一)。

他一家承包了200多亩山地,其中粮食地有12亩,一年可收5000多斤,口粮可自给。其他地主要用于发展经济作物—橡胶、砂仁、茶叶、烟叶和水果。

"今年砂仁好收成,加上好价钱,村里人可高兴了!"他拿出一把砂仁干籽给我们看。他种了10多亩砂仁,去年一公斤40元,今年收购价提升到60元,共收入4000多元。

"这里山地多,气候好,一年四季都能长东西,各家承包了,农活多,太忙了,人手不够用。"这位农民颇有感慨地说。他家主要劳力是他和妻子两人,父亲年老体弱,不能上山,只能在家干点轻活。

这位基诺族新一代人,也是新中国的同龄人,他的生活和观念都不同于老人。他来到世间时,父辈人仍生活在一个大茅草房里(为父系氏族)。山寨没几户人家,长年生活在深山里与外界几乎隔绝。平日刻木结绳记事,如有紧急的事就带一木碳或一支鸡毛告诉远方亲友十万火急。父辈们是刀耕火种,通常是将山地划成13片,每年耕一片,来年换一片。他们在山上刨地种点玉米,加上挖野菜、打猎以充饥。

如今时代变了,他上过几年学,懂得外面还有好大的世界。他要让孩子们也去上学,成为有文化的基诺人。所以只有假期才让孩子们回来上山干活。这几年种植经济作物收入高了,他除了翻盖结实的木楼外,就是买了一台电视机,他说:"我们山里人真需要这宝箱,一是可以知道山外的天下事,二是还可以学习到一些农业种植知识。"

据老龙说,政府很重视山区的文化生活,在悠乐山建了3个地面卫星差转站,还建了两个水电站,发展广播、电视。

"你承包200多亩山地,农活干得过来吗?"

"光靠自己是干不过来的,不过我们基诺族有乐于互助的传统,亲友邻居之间,农活最忙时,都商量好轮流到各家帮助。这几天我家刚收完茶叶又要割胶,所以有十多个亲友来帮我,我要准备好饭好酒招待他们!"

他的父亲一边忙于往火塘里加火,一边告诉我们,他要煮一大锅肉请亲友们吃。

"我们村长回来了!"他指着村口的小路上说。只见一位男人挑着一担小铁桶向村里走来。

我们下楼请他进来。这位40多岁的村长听说我们是远方来客,十分高兴。

"对不起,不知道你们来,今天一清早我就上山割胶去了。"他把担子放在地上。

据村长介绍,这个自然村有47户、229人,主要发展山地种植业,在80年代初期生活还很贫困,粮食不能自给,要靠国家调进粮食,住的多是茅草竹楼。农村改革后,这里也实行了家庭承包,特别是80年代中期,政府派来汉族、傣族农业技术人员,并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引进先进技术,种植贵重中药材—砂仁,使各户每年可增加二三千元收入。接着政府又发放贷款提倡种植橡胶树,种植优质茶叶,还修了3公里的公路,方便了生产和生活。从单一的种粮发展成多种经济作物,大大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。

现在全村都盖了瓦顶木楼,人均年收入由200多元增加到1000多元(超过全国农村人均收入水平)。今年为改善山寨村民饮水问题,乡村共同筹资架设5公里的水管,从对面的高山上将清泉引进村。


本刊记者访问基诺族村民白腊则(左一)。
老龙摄

本刊记者访问基诺族村民白腊则(左一)。 老龙摄

小杨补充说,巴飘村在全乡中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,因为这里交通还算方便。还有些自然村发展慢,比较困难。现在乡政府正在统一规划,兴办几个大的加工企业,如同广西合作,引进资金、技术,利用本地的茶叶、橡胶等原材料进行精加工,以发展山区经济,这样乡里才有财力支持贫困的自然村。

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,无本民族文字,但有大量的民间传说故事,如有关民族起源的《玛黑与玛妞的故事》等。基诺族也有自己的传统歌舞,尤其是每年二月的盛大节日"特懋克"(过年之意),届时全村男女围着大鼓跳牛皮鼓舞"斯通阁"。传说在远古洪水中,其祖先是从牛皮鼓中渡灾得救的。

今天这个民族传统的文化得到保持,但他们更重视新文化的传播。各家都乐于送孩子(不分男女)去上学,适龄儿童上学率达百分之百。现在大部分自然村都办了小学,还有2个中心小学和1个乡民族中学。值得他们自豪的是,基诺族还出了39名大学生,现任乡长就是本民族毕业于民族学院的大学生。本乡80多名老师大部分也是本民族培养出来的,乡里还有一些从城市里来的其他民族的老师。

"小鲁就是汉族姑娘,从城里来的。"老龙指着与小杨一起来的姑娘说。她叫鲁春燕,今年21岁,前两年从师专毕业后来到基诺山。当我们问她为什么自愿到山区来时,她笑了笑说:"山区孩子需要老师!"老龙补充说:"不全是,还有小杨需要你!"原来小鲁是小杨的同学,现在成了一对恋人,准备在悠乐山安家了。

GO TO TOP
5 chegongzhuang Xilu, P.O.Box 399-T, Beijing, China, 100048
Tel: +86 10 68413030
Fax: +86 10 68412023
Email: cmjservice@mail.cibtc.com.cn
0.018